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解决方案  >  图书  >  正文

应用RFID的图书馆优点

作者:四川凯路威电子有限公司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15-11-04 11:10:23
摘要:采用RFID技术,不是简单的取代条形码,是以创建全新的服务理念和业务模式为先导,从内容和形式上带动读者服务质量和文献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现代图书馆的内涵在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赋予智能化的意义。基于RFID的智能型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管理图书馆内各书籍与对象的位置、分布、流通及流向,可增强书籍分类、标码、定位及数据收集,进而大大提高图书馆效率,让图书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协助阅读人士。
关键词:数据收集

  系统组成

  智能标签可提供便捷的资料管理,又具有防窃保护功能;智能检测天线主要提供出入口的保安工作,它能准确地识别出触发警报的每一本书的书名,真正做到没有误报警;柜台工作站是供管理员在办理借还书手续时读取书本的RFID 码,方便图书馆管理员随时携带手持读码器来捕捉书上的智能标签的信息,快速搜索图书,将书架上放乱的书管理归类;自助借还书机能让读者自己办理借阅手续,它由借书卡读码器、RFID 智能标签读码器、触控式荧幕以及一台收据打印机所组成;自动分拣系统,运用读码器识别标签,达到自动分拣的目的;应用软件以SIP2 的界面,通过以太网络的接口与LAS 以及其它的部件连接,将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与图书馆的流通自动化系统连接起来,给读者和图书馆管理员带来便利。

  1.2 系统优点

  应用RFID技术在馆藏管理的优越性:

  第一,简化借还书作业。目前图书馆的纸本数据除以光学条形码(optical barcode)作为每一本书的辨识码之外,为安全理由,还需加贴磁条,以防图书未经许可被携出。应用RFID技术,以RFID TAG取代条形码及磁条,借还书免除消磁及上磁的工作。

  第二,加速盘点作业。由于条形码阅读机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下,才可以判读条形码,因此,盘点时需从书架上将每一本书取出。而RFID TAG以无线电波传递讯号,并可一次读取数十个RFID TAG数据,简化盘点工作。

  第三,协助寻找不在架上或归错架位的图书。利用无线电波感应,使得图书协寻工作较为容易。

  第四,读者自助借还书。搭配自助借还书外围设备,读者可自行办理图书借阅与还书处理。另外RFID系统本身还是一个先进的EAS系统,所以RFID技术使得这些场馆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架”,全部让读者“自助”借书和还书。

  第五,图书资料的安全防范。RFID配合图书馆的出口安检装置,对图书档案进行跟踪,未办理完借出手续或禁止借出的图书在出门时,安检装置会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阻止。应用RFID来测量、存储图书档案的物理特性, 还可解决图书被盗、内页被撕问题。由于每一本图书都有不同的物理特性, 该系统是在图书借阅时将测量到每一本书的物理特性存储到具有感应读写功能的RFID电子芯片内, 在图书归还时利用本系统再一次检测图书的物理变化, 从而判断其是否被破坏,达到图书防损的目的。

  2.集成系统的改进

  目前来说,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管理,所以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必须在此基础上考虑无缝连接,用RFID 读卡器取代原条形码光照,用RFID标签取代条码或手工录入,既保证原有系统的正常使用,又可节约投资,真正实现图书馆的功能性扩展。集成系统采用的是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在运行时,首先由客户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请求被服务器接受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同理,FTZN客户端(读者自助借还书机、智能安全门、整架系统、RFID采编系统统称为FTZN 客户端)也为集成系统服务器的一个客户端,它与应用集成系统服务器相连,向集成系统服务器提交请求,由集成系统应用服务器来接受并处理请求,处理完毕把处理结果返还给FTZN 客户端。

  .1 使用RFID系统的优点

  • 加快了流通作业的速度

  RFID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缩短了流通服务的所需花费的时间。依靠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支持,借书过程变得十分简单。当用户挑选了几种馆藏资料来到阅读器面前借书时,不再需要象条形码系统那样进行一一扫描,而只需要进行批处理操作,借出状况一下子就清清楚楚地显示在屏幕上。同样,还书过程也是如此。另外,目前大多RFID系统还能够把条形码、磁条、书目信息和流通记录全部整合存储在一起,提供系统识别利用。这样,利用RFID电子标签不仅可以查询书目信息和借阅信息,更可以追寻特定馆藏资料在图书馆中的准确位置,从而加快了流通作业的速度。

  • 减轻了出纳台人员的工作量

  RFID系统的用户界面非常简单友好,只需跟随屏幕提示进行操作即可轻松完成。用户进行自助借还操作,大大减轻了出纳台人员的工作强度,把他们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充实到图书馆其他方面的服务工作中去。

  • 增加了防盗监控的功能

  由于RFID电子标签中包含了条形码和磁条的信息,大多图书馆RFID系统 都具有防盗监控的功能,能够替代图书馆多年以来一直使用的电机防盗监控系统(Electro-Mechanical,简称EM)和射频防盗监控系统(Radio Frequency,简称RF)。

  • 提高了典藏管理的效率

  RFID系统在书库典藏管理方面所发挥出来的独一无二的优势,是条形码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当书库管理人员在进行图书盘点或顺架作业时,利用RFID远距离读取、批次处理的特点,无须将书一一从架上拿出,只要手持阅读器掠过书架,即可全自动瞬间读取大量标签的信息,并对乱架及丢失的情况了然于胸。RFID系统大幅度减少了追踪查找馆藏资料的时间,提高了查询和盘点的精确度,节省了对人力资源的消耗。

  • 电子标签比条形码寿命长

  由于采用了非接触式的读取方式,加上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的特性,RFID电子标签的寿命比条形码长得多。很多RFID厂商都声明,每个电子标签最少能被读取十万次以上。这样,电子标签一旦贴上后就可以长期使用。

  3.2 使用RFID系统存在的问题

  • 成本问题

  按照目前的市场价,购置一台RFID阅读器价格为2500美元到3500美元不等,一台服务器需花费15000美元,而每个电子标签需花费50美分到60美分不等。虽然随着大规模生产,RFID电子标签成本逐渐降低了,目前低至50美分即 4元钱左右,但与条形码仅花费2分钱的成本相比,它的投入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成为许多图书馆望而却步的主要因素。

  • 标准问题

  到目前为止,RFID在国际上还没有通用的标准,光制定RFID标准的国际RFID标准组织就有五家之多,包括:EPC global、AIM global、ISO、UID、IP-X等。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在倡导自己的标准,各个生产商也在各自执行自己的标准,因此目前推出的RFID产品互不兼容,这对RFID产品的互通和发展造成了阻碍。RFID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不能通用,图书馆间就无法顺利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会给馆际互借和系统更新换代造成困难。

  • 读取问题

  RFID技术本身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信号屏障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同磁铁能使电机监控系统失灵一样,家里包装食物用的锡纸也能让RFID系统发生信号屏蔽问题。如果有人把装有电子标签的物品用两、三层锡纸包裹起来的话,阅读器就无法读取到电波信号了。另外,还存在一种情况,使RFID系统偶尔可能发生误读的可能性。例如,在自助借书操作中,如果前后两位用户距离太近,前一位借书的时候,RFID阅读器有可能感应到后一位手中拿着的资料,从而张冠李戴造成误读。

  • 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整合的问题

  RFID仅仅是一个数据采集和识别的方式,能否在图书馆推广应用,不但涉及其本身产品和技术上的问题,还涉及能否与图书馆的一整套业务流程相衔接的问题,尤其是能否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无缝整合的问题。因此,一个完善的图书馆RFID应用解决方案的制定,仅靠RFID系统供应商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供应商联手协作完成。据美国普林斯顿公共图书馆(Princeton Public Library) 介绍,目前就该馆的应用情况来说,这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他们正在与RFID系统供应商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供应商一起工作,力图使RFID系统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衔接得更顺畅。

  • 用户隐私权的问题

  在应用RFID技术时,人们普遍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是:用户隐私权是否受到侵犯?美国的一些消费者权益组织,如全美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电子新领域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等组织倡议立法保护用户隐私权,要求贴有电子标签的商品必须明示消费者,并且应让消费者有选择启用或禁用电子标签的权利。图书馆也不例外,在应用RFID技术时也会受到同样的质疑,因为人们担心当把电子标签用于读者的借阅证和馆藏资料中时,用户的借阅历史被记录在电子标签上,其阅读行为和偏好随时可以暴露在阅读器识别的范围内,个人隐私问题很容易被泄露。因此,如果隐私权的问题解决不好,就很可能成为阻碍RFID技术在图书馆广泛应用的一个隐患。